更新时间:2023-04-04 点击次数:
3月17日,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“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”评选结果。我校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研究成果“志留纪化石库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崛起与多样性”居十大进展之首。
据悉,本次进展内容涉及古生物学、地层学、古生态学、古人类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地球生物学、古海洋学、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。
“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”之“进展一、志留纪化石库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崛起与多样性”
一、主要完成单位
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、曲靖师范学院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、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等
二、进展亮点介绍
1.经过长年野外考察,发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保存大量志留纪早期(兰多维列世)有颌类的两个化石库。
2.首次揭示了志留纪有颌类的完整面貌等过去完全未知的信息,填补了“从鱼到人”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。
3.团队4篇研究论文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在国际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杂志上,引起广泛关注,被称为“鱼类的黎明”。
三、科学意义
有颌类的崛起代表了“从鱼到人”演化史上的一次极为关键的跃升。分子钟推断的有颌类起源时间与其最早化石记录之间约3000万年的巨大空白,使得这一跃升长期笼罩在迷雾之中。在我国志留纪早期(兰多维列世)地层中发现的保存大量有颌类的两个化石库,将完整保存的有颌类化石的最早记录前推了约1100万年,展示了4.4亿年前鱼类的身体构型、牙齿发育等过去完全未知的信息,大大填补了“从鱼到人”演化的关键跃升环节。相关4篇论文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,引起广泛关注。
点击新闻链接,查看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:
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在南京发布